2021-06-15
近年來,國內融資租賃業務快速發展,行業內公司數量保持增長態勢,但增速放緩,同時合同余額近兩年止步不前。據wind數據顯示,截至2020年,我國有近1.22萬家融資租賃企業,合同余額超6.5萬億元。
在迅速擴容的同時,融資租賃行業也滋生了一些亂象,如倒賣融資租賃牌照、主營業務偏離至吸收存款和非法集資等。其中,“空殼”、“失聯”公司數量較多是行業內最大頑疾。此前,安永在報告中指出,“融資租賃行業整體開業率不高,約有72%的融資租賃公司處于‘空殼’、停業狀態。”
2021年以來,全國范圍內19地共計4,956家融資租賃企業已登上“非正常經營”名單。其中,6個省級行政區公示了該名單,分別為上海、湖南、新疆、寧夏、北京、內蒙古,合計公司數量達1,519家。此外,2021年年初至今,在部分地級行政區,也有較多公司存在非正常經營情況。其中,廣州1,818家,大連907家,福建省福州與廈門兩市合計179家。
自2021年年初至今,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三批次名單,轄區內共有1,247家融資租賃公司存在“空殼”、“失聯”情況。據上海地方金融監管局介紹,在對上海市融租公司開展清理排查后,還將公布第四批名單。按經營異常情形細分,上海地區非正常經營的融租公司中,共有928家“未按監管要求報送經營情況及相關數據”,所占比重為74.4%。
“融租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。”楊海田進一步表示,雖然2020年由于管理體制變化,疊加疫情沖擊,整個行業處在停滯狀態。但2021年二季度,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的降幅已開始收窄,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,融租行業規模會有所回升。
來源:融資租賃資源網